诗与远方


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“,听说大家都喜欢这句话描述的生活意境。

但是,大部分人,又囿于生活的压力,天天只能活在”眼前的苟且“。

又为什么给这句话打上引号呢?因为苟且非苟且,远方不止于远方。

那到底是什么,让人们觉得自己是在“苟且”呢?

  1. 认知上的差距,让自己对知识产生了怀疑。我们的家长都教导过我们要勤劳,我们也都知道要结果导向。但是面对社会的不确定性,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,面对前途的不确定性,我们突然迷茫了。迷茫到要怀疑勤劳,怀疑诚实,怀疑很多鸡汤。鸡汤这个词现在都具有很多的贬义了。

就像我们以前讨论的以结果为导向。以结果为导向,并不是每件事都有结果,都有好的结果;以结果为导向,是我们要追求结果,干了很多件事情,结果才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勤劳就很有用了。否则,行百里半九十,克服不了黎明前的黑暗,堕入永久的黑暗。

比如说坦率诚实。坦率诚实,不是说你任何时候坦率诚实都有好的作用。坦率诚实在日常生活中,有时候反而会造成困扰。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坦率诚实是不对的。在人生重大的抉择中,坦率诚实的作风才会让自己最大可能的做出最优秀的选择。在人生重大选择正确的前提下,平时因为坦率诚实而受到的困扰,又算什么呢。

比如实事求是。实事求是不是说找到真理,而是每件事情都要去想办法找到你认知的底线,不可人云亦云,不可因为思想上的懒惰而认鹿为马。有的人,有时候会沾沾自喜,在小聪明上。比如说有人安排同事去杀人,同事答应了。按道理说,我们是个公司,谁敢杀人啊?杀人犯法,毁掉自己的人生。但是有些聪明的同学都答应了。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领导不关注结果,过几天告诉人已经杀了就行了,反正他也不会看结果。过几天,我在电梯口看见了被杀的那位同学。我就去问了这位安排杀人的同学,为啥这人还活着啊。他说需要去了解一下。等了一会,他答复我,哦,这个人复活了。

  1. 欲望与现实的差距,让自己感觉到挫败。我们这个时代,信息发达,偶像众多,年轻的成功者看起来比以前密度高了许多。这让我们很多同学有了一种错觉,好像三十岁当上CEO,迎娶白富美是一种人生常态。四十岁财富自由,享受人生,变成一种普通生活。

其实,我们大家心理又都知道,上述的状态只是少数人。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,既让人感到羡慕,又让人感到不甘。我们每个人也都清楚,我们内心真正的追求,并不是什么财富,而是幸福。只是我么对幸福的理解还不够,在媒体的干扰下,内心又无法做到平静(这种平静也就是三生三世枕上书,小九问博彦上仙的九住心)。久而久之,就产生了一种挫败感。这种挫败感,很多时候在工作中就表现为撞钟了。撞钟其实就一种消极的对抗世界的表现。

当我们看尽百态后,一定会发现,普通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,有遗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一生。就像我19年年底给大家的信,我们要从”在运气中提升实力“的状态,想办法改变,成为”在实力的基础上追求运气“的状态。人活一世,应当认真的对待自己。

  1. 只记住了“随心所欲”,忘记了“不逾矩”

我们每一个人,还都有一颗骄傲的心。人人生而平等,我们要建立一个自由的世界。我们一出生,作为父母的心尖肉,作为明天的太阳,就体会了这种骄傲。我们其中大部分人,又都上过大学,天之骄子,社会精英。

工作了几年之后呢,我们会感到很多制约。很多想法,得不到认同;领导也是个傻逼,连个事都讲不清楚,还要我按照他说的做。世界这么大,为什么就没有自己一片自由的天地呢?都他妈说,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。自己就是那条鱼,那只鸟。

这时候,不要忘记了,自由,是全社会的整体自由,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个体自由。个体自由是整体自由的体现,整体自由是个体自由的保障。为什么我们的想法会受到约束呢?因为我们每个月,每年,我们所获得薪金奖金,所获得成就成长,都是由结果而来。整体自由才是你个体自由的保障,所以很多时候,你都受到制约。但是,这也不代表,不尊重个体自由。放任的个体自由,如果脱离了整体自由,个体自由很快就得不到保障。个体的自由,更是为了整体自由的努力。我们发现问题,要充分发挥个体自由,争取认同,协调资源,最后解决问题。我们发现不合理的现象,更要充分使用自己的个体自由,去和破坏整体自由的个体自由放任行为做斗争。为了整体自由的个人妥协,绝对不是苟且。这样的“苟且”,是常态,是我们为了明天的个人自由而妥协的贡献。

随心所欲,就是个体自由;不逾矩,就是整体自由。

如此等等,我们从内心里的不平衡,让我们在情绪上委屈,所以就有了”苟且“的感受。我也并不是说,人生只有上山一条路,有时候放弃也是一个幸福的选择。想去行万里路,就去行吧,不要顾及内心顾忌的一切。你希望通过地理上的行万里路,找到自己内心的远方也未尝不可。磨刀不误砍柴工,有了内心的远方,生活就离理想也就不远了。


  目录